深度解读:拜仁“挖掘机”背后的秘密

半年前,三次出手,2次出手,拜仁,在直接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还可以大大削弱争冠对手的实力,这样的操作,的确不一般。

到底是什么让拜仁成为了德甲挖掘机?

在德甲联赛中,拜仁是唯一的大俱乐部,成长非常艰难。它占领了德国核心城市和更大的商业市场,这是它成功的基础。

还有就是在足球并不那么商业化的年代,拜仁诞生了像贝肯鲍尔、鲁梅尼格这样的名宿,他们不仅在球场上为冠军带来冠军,在管理上也为拜仁带来稳定的成绩,腾飞的基础。归根结底,在足球还不是钱决定一切的时候,球星冠军荣耀的历史等因素就决定了一支球队的底蕴。拜仁在德甲的成功,正是以上这些因素拜仁在德国最为成功。

当埃尔伯去拜仁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说:加入拜仁就是为了进入国家队,那时巴西人只知道德国有拜仁,斯图加特是哪一支球队,所以只有我加入拜仁(现在巴西国脚们是庆幸还是不幸)。

于是90年代后期,足球进入了黄金时期。首先,豪门先发优势比较明显,拥有优秀的球星资源和球迷基础,但这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许多大公司在这一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良好的经营管理和商业发展对俱乐部的成功至关重要。其他德甲球队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甚至一些曾经的欧洲豪门表现也不怎么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拜仁几十年的成功绝非易事。

自从07年夏天开始到现在,拜仁已经连续十四年从德甲的竞争对手那里挖人,这个记录还将继续下去。这支德甲球队堪称拜仁的“后花园”,今年夏天他们还继续“挖人”…

拜仁挖掘机的背后是这样的:

1、众人撑伞只为拜仁

与其他联赛不同的是,德甲球队为了撑起拜仁这杆大旗而努力,拜仁对于德甲和五大联赛的意义远远大于五大联赛中的任何一个强队,拜仁也是如此。

作为德甲的挖掘机,一年到头都被拜仁嘲笑着,这的确是无法洗白的,但正如纳格尔斯曼选择拜仁一样,他为什么不去热刺或者尤文图斯?RB莱比锡 CEO的回答很直接:因为拜仁给了钱!

进入豪门后,进入顶级俱乐部的风险很大,但每个球员都想尝试一次豪门的感觉,因为这意味着跟高收入,高曝光,还有更大的荣誉,所以在这个时候,拜仁会向外国豪门伸出橄榄枝,而大多数时候,你会选择离开拜仁。

由于你已经习惯了这里的语言,这里的生活环境,这里的比赛方式,你的朋友,甚至家人都住在这里,如果你去国外,就得重新开始。更重要的是,你已经适应了德甲的比赛风格和技战术特点,而且在德国也可以这样做,在国外也可以吗?所以,同样在大城市登陆大联赛,登陆大联赛的风险显然要小得多,而在德甲只有拜仁一个选择。

2、豪门底蕴深厚

拜仁是德国唯一的超级大国。目前五大联赛中,还没有哪一支球队能像德甲的拜仁那样拥有如此大的优势。拜仁获得了28个联赛冠军,分别是门兴和多特,均为5。曼联和利物浦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差距很小,后面的阿森纳和德甲联赛之间的差距也不像德甲一样大;西甲是皇马和巴萨的天下,尽管意甲冠军联赛中的夺冠次数虽然是冠军联赛的,但是米兰双雄也可以抗衡,但是在德甲双雄之间,谁也可以抗衡?

这一优势让其他德甲球队的顶级球员在选择的时候没有太多选择,有而且只有拜仁,加盟拜仁是获得联赛冠军的最佳选择,也是参加冠军杯最稳定的选择,在德国这个舞台上,没有什么双雄会,只有拜仁,拜仁是最好的选择。

3、德甲"50+1"

众所周知的“50+1”政策,造成了外资难以进入德国市场。

所以为什么德甲不能创造一支能够对抗拜仁的超级联赛,就像英超一样?那是因为德甲联赛对外来资本的控制更为严格。众所周知的“50+1”政策,注定让德甲无法出现类似英超那样的“土豪”,而德国人严格的作风,让你没了钱和地方。

德国联赛追求与欧洲的财政公平法案一样,限制对资本的疯狂注入,这使得德甲难以像切尔西和曼城一样打造一个土豪。同样,德甲也并非没有这样的俱乐部。就像15年前的沙尔克04一样,他们也曾经抢走了库兰伊,埃尔顿等德甲巨星来对抗拜仁。但这些俱乐部在德甲缺乏持续性。

德甲的大环境也帮助拜仁挖人,因为在“50+1”的政策下,德甲很难在短时间内有一支对抗拜仁的球队,即便如此,拜仁也很快就会被拜仁挖空,比如克洛普时期的多特。

4、竞争对手抹黑

多特,这件事的苦主,重点来说说。曾有多特在德甲和拜仁分庭抗礼,90年代的联赛冠军,冠军杯,当时的多特比拜仁还要出色。但是多特的成功也显示出一些过度消费的迹象,整个球队的薪水都超过了拜仁。而且在这些球员变老之后,多特为了迅速扭转不利的局面,在两个捷克人、两个巴西人的帮助下,给多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最终多特差点破产,以变卖球员为生。

那一年多特濒临破产,拜仁得到了拯救。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多特终于点石成金,造就了多特青年军,重新崛起,威胁着拜仁的霸主地位。多特能有今天的成绩真不容易,当然要保住自己的子弟兵。但是沙欣和香川一离开,为什么每个人的抱怨声都不大,因为去皇马曼联?或者是因为参加国外联赛?直至格策和莱万,一次是违约金强行挖角,一次是直接零转会费,拜仁被千夫所指。

细看,多特这些年来卖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与所谓的欧洲黑店相比简直弱爆了,但多特出口的球员名气却是大部分。拜仁的转会价格应该与格策和莱万有关,如果格策和莱万一人的转会费达到5千万到6000万,我想多特管理层和球迷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但是多特培养的两位顶级球星,总共卖了3700万,真是亏大了。因此,两家俱乐部的恩怨在这里积聚。

事实上多特很清楚,只是崛起没有几年,想保留整个班底是不可能的。自然要物尽其用,积攒好的家底,只要坚持10年左右,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小豪门,在球员和球迷心中具有吸引力。

由于拜仁缺少后卫,现在轮到拜仁挖胡梅尔斯了,而德国队在世界杯上的冠军头衔是胡梅尔斯和博阿滕,还有一点是拜仁青训出来的。胡梅尔斯当然也曾表示不会回到拜仁,但当他说这话的时候,多特刚刚加冕联赛冠军,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如今多特已经四年没有获得联赛冠军了,就是在失去的时候,心态的转变是正常的。因此可以理解胡梅尔斯做出的选择,如果转会费合理,多特也不应该抱怨什么。

挖掘机也有负面影响

1、联盟影响力难以更进一步

假如问到哪个国家的足球联赛是世界第一,相信没人会说德甲。尽管我基本上每周都会看到电视台播放的本周联赛回顾,但我也觉得德甲比赛踢得很枯燥,而且联赛冠军通常提前几轮被拜仁慕尼黑锁定,冠军争夺战还不如保级。

2、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我们所谓的知己,百战不殆。拜仁在国内长期霸占联赛冠军,而且国内也没有一战成名的对手,球队没有经历强大对手的磨练。致使拜仁近几年在冠军杯的半决赛中一直停赛,频频输给西甲三强。就是内内战,外战外行。类似的还有意甲八连冠的尤文,一直都在争夺冠军杯的艰难,我想这可能也是一家独大的结果吧!

3、德甲球员难以跳出舒适圈

除了莫德斯特,你有没有发现德甲主力球员有可能被外部联赛“挖走”,在德甲、英超和意甲之外,显然很难从德甲挖人,因为很多德甲球员都不会为了金钱而动。

德国人一向处事严谨,所以他们的俱乐部在选拔人才时倾向于选择那些职业态度没有问题的球员,而不是那种乖张个性的球员。就算是在德甲的巴西球员,也是比较有实力的。例如埃尔伯、丹特、古斯塔沃等球员,因此,德甲很少有巴西核心国脚出现,即使进入国家队,基本上都是替补。由于德甲重视的球员大多是那种执行能力强但缺乏创造力的球员。而且这些球员大多不会被金钱所迷惑,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下一次选择对其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

所以,在德国没有人脉,而资金对大部分混入德甲的球员吸引力有限,所以,不仅外部资金难以进入德国,就连外国俱乐部挖人也很难用金钱来完成。对这些球员来说,金钱只不过是一个象征,如何踢得更舒服是他们所考虑的。

这对那些惊蛰伏在德甲小球会的巨星们,还是拜仁俱乐部来说,两队的结合都是风险较小的,更容易进行成绩的选择。所以,德甲去拜仁的球员愿意去拜仁,拜仁也愿意从德甲挖人,这件事就有了进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